朱芯儀 諮商心理師
「那個客人真的是有夠豬頭,他聽不懂國語嗎? 我跟他說小抱枕已經被兌換完了,要下個禮拜才會再進貨,其他店面目前也是缺貨的。他都聽不懂,一直魯一直魯,我最討厭人家魯我了!」 小薇在每晚臨睡前與男友的電話熱線上抱怨著今天遭遇到的不愉快。
「是哦! 那你有沒有耐心的再跟他解說一次?」 男友提問。
「當然有啊! 可是他就堅持要換到小抱枕啊! 一直叫我再想想、再看看、再查查的,被他魯的真的很煩,害我整天都不開心!」 小薇愈說愈氣,好像又回到了當時的情境。
「那你有沒有找同事幫忙?」
「沒有,這種事不需要別人幫忙吧! 我也工作了一陣子,可以應付啦!」 小薇回應著男友的再次提問。
「那你有沒有把這客人的狀況跟店長反應,討論一下下次如果再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處理比較好呢?」
「不需要這樣吧! 就是有這種客人啊!」 小薇的怒氣又再度慢慢上身了,可是並不是因為客人。
「身為服務業就是會碰到這些事,一定要好好討論一下才能比較心平氣和的面對啊!」
小薇再也忍耐不了,委屈的眼淚在眼眶打轉,憤怒的說:「你煩不煩啊! 我只是跟你說我今天心情不好,你不會聽我說說,安慰我一下嗎? 我有這麼白癡什麼都要你來教嗎?」
挫不及防的男友壓根兒沒想到自己的好意居然讓小薇有這樣的反應,也高聲的說:「你們女人真的是很不可理喻耶! 我不是在安慰你嗎? 想幫你解決問題、給你建議還要被你罵! 以後不要再幫你了啦!」
這樣的場景很熟悉嗎? 女生要的是一雙傾聽的耳朵,男生給的是問題如何解決的建議; 男生以為彼此在理性的交談著,女生卻理解為感情的渲洩,誰錯了呢? 在感情中,男女雙方都用著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式對待對方,但為什麼他想要的和我想給的卻有那麼大的不同呢?
<男女怎會大不同>
在市面上說明著男女如何大不同的書籍琳瑯滿目,但這樣的不同究竟是來自哪裡呢? 不可否認的,男女在先天生理上的構造和發展本來就不一樣,男性的力氣較大、身材較狀碩、性需求較明顯、性行為採傾入式…女性則相反。但在實証研究中只有男性攻擊性大於女性、男性數理能力優於女性、女性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好等三項差異為先天造成。
<社會化過程才是主因>
其他兩性間的差異決大部份來自於後天環境的養成,也就是「社會化」的過程。
在兩性刻板印像的世界裡,從出生開始,男娃娃和女娃娃就以藍色和粉紅色的浴巾區別著。
滿月以後,親朋好友多以「好帥氣的男孩」和「好美麗的女孩」來讚美。
幼年時,大家送給男孩的多是無敵鐵金剛等有男性氣概的玩具,送給女孩的則是可愛的洋娃娃或填充玩具。
開始上學以後,這種性別期待更加明顯,男生哭泣就是羞羞臉,女生是楚楚可憐; 男生笑時手掩著嘴是娘娘腔,女生是有教養;男生打打鬧鬧是頑皮,女生則是野孩子; 男生冒險是勇敢,女生則要學習自我保護…
「因為你是男(女)生,所以要…」的聲音始終在我們的四周迴盪,從家庭、學校到整個大環境都在教育著我們男性、女性該有的姿態和樣貌,到最後我們也內化了它們,覺得男性或女性理所當然如此。
<打破性別框框>
許多男女的差異是我們學習了「男性化」或「女性化」的特質使然,誰規定男性就是應該理性、務實、堅強、重事業、隱藏情緒呢? 誰又規定女性就是應該感性、浪漫、纖弱、重人際、會表達情緒呢?
在現今的社會中,不只「多元性別」的觀念已被日益接受,男性被期待成為溫柔、細心體貼、會做家事又會照顧人的新好男人,女性被期待成為獨立自主、專業上出類拔萃又有競爭力的新時代女性。
<人與人的關係>
覺察自己身上有著多少來自性別社會化的無意識行為,鬆動自己對男性該如何或女性必需怎樣的刻板印像,注意自己是否用性別刻版印像去框架了別人,而忽略去認識每個人的獨特。
與其說是男女大不同,不如說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不可能用一套公式涵蓋所有的人,找尋與彼此相處最舒服自在的舞步,讓我們不再分化性別差異,一起為創造新關係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