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科系,念什麼才好?
朱芯儀 諮商心理師
1. 我是高雄中學二年級的學生,在校類組排名中等(大約第150名/共600人),對於自己這種不上不下的程度,其實不太曉得可以念什麼樣的學校?另外最讓我困惑的是,我沒有特定喜歡的科目,但我對理科比較有興趣;不過我的英文成績卻是最好的。因此我對未來科系的選擇感到很迷惘,不曉得自己到底適合什麼樣的科系?
2. 國中開始,我有許多上台報告的機會,我對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算是蠻有自信,同學及老師也給予相當的肯定,甚至也有老師曾經建議我將來可以成為教師,所以我一度也把教師視為將來的目標職業。但是現在我即將升上高三,我反而開始害怕了,因為少子化影響、流浪教師越來越多,將來能否有穩定工作都很難說;親戚朋友也不支持我往教師發展,並且認為口才可以用在很多地方,並不用侷限當老師。我現在失去目標,也不曉得到底將來要從事什麼樣的職業比較好?
3. 高中開始,幾乎每年都有性向測驗,最近一次的性向測驗結果,讓我相當煩惱。因為我的結果雖然相當平均,可是每項結果的「穩定度」都不高,都低於均值線之下。這是否表示,我是一個沒有專長、也沒有興趣的人呢?我到底該怎麼樣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呢?
4. 從小,我的文科理科成績就相差相當大。到現在念高中了,還是一樣:國文平均90分,但是數學平均30分。雖然我很喜歡中文,可是我將來並不想念中文系,但是數學這麼糟,我不曉得到底還可以念什麼?我覺得對大學科系都不是很瞭解,要怎麼樣才能更多認識大學科系呢?
看到同學們的提問,我覺得非常開心大家是如此看重大學科系的選擇以及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然而同時,我也看到了同學們普遍存在的一些焦慮和茫然,在三月份的告白保健室中,我已對興趣、專長和身學有了些回應,以下,我盡可能的整理同學們的疑問、破除盲點和澄清觀念,希望有助於大家選擇最適合走的道路:
1、職業和大學科系並無必然相關: 社會上的職業有三、四萬種,而學校的科系只有一百多種,所以科系與職務類別的對應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狹隘,例如:外文系學生畢業後不一定要當秘書或英文老師,其實各行各業都需要有外語人才;若唸了教育系也不代表出了學校後一定要往教師的生涯發展,故不要侷限未來,要擴大視界,如果所念科系正好與職業專長相關是很幸運的,而學非所用也是極為正常的事。
2、大學時以知己知彼為努力方向:「知己」就是要了解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特質。 我們常看到許多人為了找工作飄泊流浪,在一再的try和errow中,不僅浪費了僱主的時間,更沒有辦法累積自己的學習經驗,只是在旅途上茫然的東奔西跑,這常是因為沒有了解自己的興趣、性向、人格特質、優缺點、價值觀,沒有常握自己的生涯方向之故。 所以在大學中的學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透過各種方式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性向測驗是一個參考,然而,最熟悉自己的是我們而不是測驗,更重要的是,從日常生活、社團活動、打工經驗、交友談天、團體活動、多元報告等等來親身的認識自己。
「知彼」就是對於外在就業情報多所搜集和了解,許多人不是能力不佳或是個性有什麼缺失,而是因為訊息不靈而坐困愁城,像是若同學想對於大學的科系有更多的了解,可以參考「漫步在大學-大學校系查詢系統」或是「 職涯顧問部落格 」等的網站,也可以參考「天下雜誌-最佳大學指南」和「2011 Career 大學關鍵指南」等等雜誌,都可以更有效的幫助我們做出選什麼科系的決擇,而有關各種職業或現況職場趨勢的報導,更是多的不勝枚舉,這些資訊管道除了可以請教他人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將點點滴滴的訊息累積納入自己的資料庫中哦!
3、破除找到完美生涯的迷思: 生涯是千變萬化的因應之學,因為環境在變,別人在變,我們自己也在變,現在看似很好的康莊大道未必一帆風順,而看似彎延崎嶇的羊腸小徑也說不定會引領向更好的未來,所以,沒有什麼叫最好的生涯,也沒有最完美的生涯規畫,放下追求完美的迷思,那只會讓你更加彷徨、焦急、不知所措,而這就是不能做出選擇的致命傷。
4、放下找尋,而用開創的心態看生涯: 在社會極速變遷,新新職種篷勃發展的今天,傳統認為我們可以「找尋」到一條最適合生涯選擇的年代已經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去思考我們身上擁有什麼本錢,讓理想的生涯跟著我走,以「開創」的角度重新看待自己的未來。像是大學選擇了特殊教育學系的我,雖然現在是一個特教老師的逃兵,而成為了一位心理師,但因過去對於身心障礙學生的理解與接觸,讓我若遇到了此類當事人,更知道用什麼方式與他的障礙相處,更學會欣賞他身上獨有的能力。所以,現在做什麼選擇的確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這一路上要不停累積你的財富,創造更大的本錢哦!
親愛的同學們,我好高興看到大家都是一群願意為自己的未來負責,願意長大,願意有所承擔的年青人,現在的你,還不用那麼急著一定要確定一個生涯目標,別窄化了自己的選擇,別看輕了自己的潛能,衷心的祝福你!